top of page

樂山樂水樂根源
27-29 / 07 / 2019
@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

四區文章

- 昔日官門漁民討海記- 

「我哋唔講以前嘅嘢,根本無人知官門…..宜家起碼有人知,梗係好啦!」

在西貢糧船灣與貢東半島之間有一個細小海峽,名叫「官門水道」,60年代為興建萬宜水庫,官門水道最終被淹沒。隨著時代過去,該處的歷史逐漸被遺忘,但一班源於官門水道漂泊作業的老漁民心中,昔日在水道的生活至今仍然歷歷在目。從前不被重視的,今天結合藝術,由他們把不為人知的漁民生活技術重現於大眾眼前;從前被淹沒的,今天透過口述歷史,讓老漁民把官門水道的歷史再次娓娓道出。

- 長洲西灣大寶藏 - 

長洲西灣美經援村是漁民聚居的地方,昔日漁民於艇上生活面對海上惡險的環境,十分漂泊,當遇到風暴時,隨時失去性命。於六十年代,外國救援組織及長洲有心人士支持下與漁民一同於西灣籌建居所,縱然西灣在昔日長洲人眼中感覺負面,遠離市中心又鄰近墳場,但漁民為了有安居之所,最後選擇上岸於西灣居住。同時大部分西灣漁民未曾接受教育,自感見識少,又有被人偏低的經驗,自視甚低,加上經濟轉型,漁民技藝失去競爭力,他們為生活亦轉行,很少提及漁民身份,隨著末代漁民漸漸老去,有關漁民的人與事便埋藏於西灣之中。然而在日常接觸中,長洲西灣漁民昔日於海上生活,面對著變幻莫測的大自然環境,掌握天文地理的規律,從而順天而行與海天融合共處,能討活保命,是漁民獨有的生活智慧。漁民的技藝與生活智慧多不勝數,望能透過是次展覽一同發掘西灣的大寶藏。

- 粉嶺龍躍頭 - 

龍躍頭,位於香港新界粉嶺,圍、村聚落分三個階段;最早的鄧氏於南宋時期,約八百多年前聚居繁衍,其後的二百多年間,雜姓客家人遷入,及後1960年代又有來自寶安縣及南番順的客藉人仕南來定居,他們多從事菜耕及畜牧。

 

随著年代更替,這三批不同族群聚居日久,他們各自的生活方式及傳統習俗,得以相互融和,並且交織出一系列的民間智慧和文化,成為今日香港傳承的獨有而珍贵的文化遺產。我們更重點推展了以下項目:

 

一)傳統客家圍頭歌謠。

二)衣裡民間手工藝。

三)客家山草藥手工護膚產品。

 

藉著鄉村生活智慧和傳統文化,與不同地域及不同年齡層的人仕結連、共享。

- 未有香港就有我哋薄扶林村 - 

薄扶林村–港島南區一條有三百多年歷史的老村,清朝復界後由南遷而來的客家人建村。英治時期經歷華洋共處,為牛奶公司牧場及天主教村落的工友提供生活所需,成為地區的經濟中心。她佔地4公頃多,背靠太平山,左有奇力山,右有西高山,三條溪流穿越而過,在村前合抱向山下流至瀑布灣,是「三水環村,金水環帶」的好風水格局。現在村落仍保留傳統中秋舞火龍及獨有的李靈仙姐信仰等傳統習俗。村民會在自已營造的公共空間–菜園地舉辦各樣村落活動或慶祝節日。

前言
這一個展覽

山水之間人人尋樂去

久居於城市,我們看不透山林走獸的動向,也讀不出水波盪漾的訊息。

 

誰又曾想到長洲西灣的漁民抓一把曬乾的幼牛糞便是止血良方?天時暑熱,誰又會上山採摘雞屎藤,製成茶粿,既滿足甜嘴頭,更收怯濕解毒的療效?我們上網翻書找地圖,但西貢官門水道的老人家一曲行船歌,就繪形繪聲唱出沿途地標,順帶提示何處風波惡。我們分不清五穀、也忘記了泥土的質感,龍躍頭長者卻以「手捧禾苗五寸長,一寸到泥兩寸到水」的歌訣,分享落田插秧的指南。

 

然而,當下社會一意追逐日新月異,過去的回憶、身邊人與事又算得什麼?

 

今天老街坊、明愛社工與藝術家重拾過去,不在乎感嘆逝水年華,而是著眼於尋找美好生活、人人同樂的新想像。誰說尺魚網、織花帶、天然植物染已然不合時宜?許是我們無法以雙手活用種種技藝打破日常的規限。哭嫁歌、數魚歌、嘆歌是一代人回應世事橫逆的感懷,也叮嚀下一代如何應對生活的千頭萬緒。山水勾起的每段回憶更促使我們追問﹕過去如何連繫當下?如何與人分享美好?大伙兒又如何創造未來?這是價值重整的過程、尋求改變的行動,也體現人如何棲居於山水的關懷。

 

是次展覽,一眾街坊、社工與藝術家展示依山傍水的活知識,分享老人家高低起伏的生命經歷。我們以創意思維探問過去、以共享原則投入社區,也邀請大家發掘舊事舊物的當代意義,拓展美好未來的想像。

丁穎茵博士

獨立策展人

「智者樂水、仁者樂山」(1)

 

明愛多年服務太平山下的薄扶林村、粉嶺龍山腳下的龍躍頭五圍六村,源出於官門水道的西貢漁民,與及居於長洲西灣的漁民人家。

 

四個地區的社工每天的工作,都見地區山水風物,「見山」、「見水」像是日常稀鬆平常之事;細心聆聽居民話語心聲,卻又「見仁」、「見智」,村民漁民猶如南懷謹先生所說,像水一樣悠然、靈動、安詳的智者;像山一樣崇高、穩重、寧靜的仁者。他們的平淡快樂,都源於其生活之本源。

 

「回歸本源」

 

薄扶林村村雖身處市區,卻是三百年客家老村;龍躍頭自南宋建村,形成圍村稻米經濟文化;西貢萬宜官門兩村源於官門水道,雖淹沒於萬宜水庫之下卻又長存漁民記憶;長洲西灣漁民世代捕漁,雖遷移上岸仍未忘本。

 

明愛的社工跟隨四個地區的生活達人,回歸居民生活的本源,找來社群藝術家,與居民一起走進行一趟探索肯定自我之旅,尋找蘊含在生活裏的平淡快樂。

 

是次活動,四個地區各有不同的展示重點:

 

龍躍頭找來藝術家與末代哭嫁新娘互動,「阿娘」說說唱唱,邊創作、邊灌錄、邊回憶,把快將隨人而逝的哭嫁傳統重新展現。

 

薄扶林村回歸農村本源,在地實踐鄉村生活,順手拿來,一草一木皆具實用功能,也能展現美感,建設社區人情關懷。

 

西貢官門水道漁民,搜集昔日生活種種事物故事,以漁歌、繩網編織、繪畫手法,集體重現那段為港人水利而犧牲淹沒的生活,尋回集體失去的歷史。

 

西灣漁民位位都是海上生活達人,人人都身懷絕藝,漁民素人畫家更以畫作表達,向公眾展示漁民本屬擁有的生活文化智慧。

(1) 引自:《論語·雍也》

謝兆光先生

前明愛社區發展服務督導主任

聯絡我們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