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樂山樂水樂土樂根源
16-24  / 01 / 2021
@ 饒宗頤文化館

前言

黃基信博士

這個展覽的重點不在於「創造」文化,也非「保育」文化遺產,而是展現人民落地生根,需時完滿熟成的生活片段。

少時很多機會跟父母祖上叔伯舅媽嬸姆相處,他們大部份時間都以潮州話交談,間中也跟我們小的淺談幾句,像是我們都能聽懂對話;也因此我們不用費勁,雖然日常不會講說,仍能聽懂潮州對話。直到後來透過音樂接觸客家話、閩南話、藏語與及其他語言方言,令我對於祖上輩的潮州口語,產生一種莫名的親切感,感受到不同方言不同語言美不勝收之處。

「文化」就是生活之道,包括如何思考、做事、感受等等,無所不包。談到「文化遺產」,必然意含著傳遞與承擔,把文化在生活中宏揚開去的責任。

語言、烹飪、建築、手工藝、農耕捕漁方法都在不斷演化,只因這些都與生活息息相關,不會一成不變或成為後人考究的明日黃花。但在現代發展裏頭,我們往往急速捨棄舊有的,接受更為利便更具吸引力的替代品。難道這些舊有的文化事物真的可以替代?

當我們有所覺醒,領悟到速食誘人的新事物的局限,迷途知返,回歸我們原生的大家庭,分享共有的故事,名字、食譜,以兒時記憶的影像、聲音及味道氣味串連重組;搜索枯腸,漸漸領會到對祖上輩來說,舊有生活方式不在物質上的好處及利便之處,而是那份整全又非各種詞彙如關係、困苦、求存、希望、身份等可以言傳之處。

文化遺產為公眾所共同擁有,學者、藝術家、史學家、政府及其他專家就像在是次展覽裏面,也都只是支援的角色。每天切實生活的人才是合適的人選,拿起文化遺產的火炬前行,決定人們可以如何繼續好好生活下去。

祝願這個展覽可以啟導我們活好每一天。

前言
這一個展覽

這一個展覽

簡梁以瑚博士  -  全人藝動

無形的文化根源,是我們及社群的文化基石,了解自身歷史同樣地可以幫助我們認識自我。

我們不時會問自己:「我是誰?」我的過去和來又如何結連起來?

其實我們每一個人,每一天作出的決定及行為,往往是基於過去發生的事情而作出的選擇;同一道理,認識自身根源的歷史,也可建立自我身份性格的理解。

這一次的展覽以探索香港本土鄉郊文化根源為起點……

歷史書籍論述香港從一個小小漁港,以買賣漁產為業,至英國殖民以後,發展成為一個外向的貿易金融中心。

香港的人口,多來自中國沿海地區的居民,明、清及民國以還,因為不同的政治因素,香港成為廣東、潮汕及福建一帶的客家,鶴(福)佬及水上人的避風港,五零年代及八零年代更加曾經成為內地及越南難民的庇護城市.

香港的根源是什麼呢?也許我們可以從最基本的情味中去探究。

 

水上的腥、鮮甜

在艱苦的歲月,當每天只夠吃一頓飯的時候,以海鹽醃存的無人問津的小魚鹹鮮,就是困境中最美味的盛宴。儘管船上作業辛苦,也常被人嘲笑一身魚腥,但每當客人滿足欣賞地品嚐咀嚼生曬的蝦乾魚產時,已能抹去一切的辛勞。

鄰里間之互駡、互相、守護

對在迷宮般的村巷中追逐喧鬧的孩子而言,,每一次只要聞到茶香,就會用鼻子探路,知道可以串門,入屋,喝一口熱擂茶,抓一把花生爆米!一家一戶,都是是安全愛惜他們的鄰舍,!村內也許會有不和、也許存在矛盾對立,但總會包容守護孩子是,在艱苦窮困的環境共渡難關!

玄、美

儘管在田野山頭耕種勞動,每一天也只是披著黑棉布衣裳,但女兒巧手愛美,手織花帶就在涼帽邊陲飄揚,既表達出客家婦女的靈巧,同樣亦記錄著每一個女孩的心意與祝福。在匱乏之中,有著野菜,薯苗,林木相伴,華美的華衣在寂靜中衍生。

客漂,蒼天,笑

對離鄉別井辛勞工作的族群來說,每一日能夠走上山野對着天空放聲大笑,互相嬉駡,一切的怨憤,以歌聲「我要漂往他鄉,冒險尋找新理想!」宣泄!天空、山頭、海洋是一個可以自由表達發洩的地方,從不害怕!  當然、如果在田野中能遇上那美麗的姑娘,也可以以歌聲傳情。

這個展覽,由我們不同的耆智族群,帶領我們走進自身文化中,在迷惘困苦中找尋指引,喝一口相伴者的熱茶、嚐一口魚鮮、在山林、水澗、海洋尋訪人生苦樂…   

 

香港的根源,我們在承傳。

一處鄉村,一處風味……

梅君偉  -  明愛社區發展服務 

漁村的鹹鮮味,圍頭客家的稻米甜香,與及城中村的菜茶香氣,引領明愛一班社工探索埋藏背後的工藝秘技和故事。

咀嚼細味鹹香魚乾蝦乾,靜聽老漁民淡然憶述海上作業點點滴滴,想像當年無數的日與夜,憑藉家人齊心協力,運用祖上積累的海上智慧,深信神明庇蔭,順應自然奮力面對凶險大海,滿載漁獲御風回航。一張漁網,一口鹹鮮,盛載著一整個漁民族群在浩瀚大海縱橫馳騁的經驗智慧。

一雙巧手,一斗稻米,做出變化無窮的客家小吃米食變奏;清明前後的「清明仔」,端午節包裹龍舟「糉子」,祭祀儀式過後的「手粉」美食……,客家婆婆忙著手作,却又能悠閒地哼唱客家歌謠,回想當日出嫁情景,後來跟隨家姑嬸姆學做媳婦,家事農忙外又要編織涼帽花帶,既可裝扮又能賺點外快。每一件糕點,每一隻糉子,都包含著婆婆對親人、鄰里和朋友的一份祝福,一份情懷。

以往農曆正月十一,薄扶林鶴佬寮的鶴佬人家都會以木棍在泥缽搗碎茶葉,置放大鑊煮備「菜茶」流水席,款待親友鄰里,歡聚聯誼。他們多年以前離鄉別井,在牛奶公司牧場默默幹著勞動強度最高的割草工作,聚居薄扶林鶴佬寮,他們的故事又有多少人知曉呢?

觸動味蕾的食物背後,盛載著不同族群的歷史和酸甜苦辣的人生故事,細味咀嚼,又能感受到內裏對家人、鄉里、社區以至世代的人情濃味,是一份情感的牽絆,是一份歸屬的感覺,開拓了村民對村落發展的無限想像。

一群承傳著前人智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人,承傳下去的不單種種技能和味道,也承傳著他們對山、水、土地的情感,那是一種在地生活快樂的本源,希望可以一直承傳下去的是那份濃濃的人情味道。

聯絡我們
bottom of page